孩子越長大,父母越難「愛」前幾天,帶著孩子去參加一場婚禮,在婚禮間隙看到這樣一幕。
有個三歲的小姑娘,伸手要拿婚宴桌子上的糖果,被媽媽喝止住了,媽媽說:
「不是跟你說了,你不能吃糖!」
小女孩哭哭唧唧拽著媽媽的衣服祈求道:「媽媽,我想吃糖,我想吃糖。」
媽媽一把甩開小姑娘的手:
「不能吃,就是不能吃,你再哭,你就留在這裡吃吧,我自己回家了。」
小女孩一聽更害怕了:
「媽媽,媽媽,你別不要我,媽媽,媽媽……」
一直跟著媽媽後面,喊著媽媽,生怕媽媽真的把她一個人丟下。
站在一旁的我,完全能感覺到媽媽的厭煩和氣憤,真有一種丟下孩子的衝動勁頭。
看到這一幕,心裡挺複雜的。
同為母親,經歷過漫長的十月懷胎,分娩時的劇烈疼痛,照顧初生嬰兒的吃喝拉撒,見過無數個窗外凌晨一二三四五點的模樣,即使如此,我們仍然享受初為人母的快樂與幸福。可是,不得不承認,孩子越長大,我們卻越來越難「愛」。
周圍常常聽到母親責備孩子的聲音:
「你再不聽話,媽媽就不要你了。」
「媽媽,當初怎麼就把你給生下來呢。」
「生你這麼個兒子,真想現在把你塞回肚子里去。」對於父母來說,面對一個襁褓中的嬰兒,就如同動物愛護自己的幼崽一樣,這是生命的本能。可當孩子真正有了獨立意識,有了自己的需求和想法以後,我們卻越來越難以做到「愛」那個曾讓我們不顧一切的孩子。不要用愛控制孩子美國心理學家帕萃絲.埃文斯在《不要用愛控制我》中分享過這樣一個故事:
一位女士,貝蒂,帶著七歲的女兒,蘇茜,買冰淇淋。
媽媽問女兒:「你要哪種冰淇淋?」
「我想要香草的。」女兒說。
「有巧克力的。」媽媽說。
「不,我要香草的。」
「我覺得巧克力的更好一點。」
「不,我就要香草的。」
「你怎麼會想要香草的。我知道你喜歡巧克力的東西。」媽媽說。
「我現在想吃香草的。」女兒說。
「你怎麼這麼倔,真夠怪的。」媽媽說。媽媽想給女兒買冰淇淋本是一件好事,可這位媽媽總是試圖將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女兒,根本不去傾聽女兒對什麼感興趣,如果女兒不聽從媽媽的意見,媽媽就會否定女兒的需求,給女兒貼上「不聽話」的標籤。這種場景,我們生活中常常發生。
作家李月亮曾經講過兒子的一個故事:
她帶9歲的兒子去理髮,要求理髮師盡量剪短些。
兒子不同意。可是李月亮並沒有在意兒子的意見,而是跟理髮師說:「聽我的,越短越好。」
結果,剪完以後,兒子當場就哭了,說太丑了。
這件事導致的直接後果就是,兒子幾乎一個學期都不願意剪髮,頭髮長的讓李月亮實在看不下去。
無奈之下,李月亮只好道歉:「對不起,媽媽上次沒考慮你的感受,是媽媽的錯。」
兒子聽了以後,當場就淚崩了。
他抹著眼淚說:「就是你的錯,可是你一直都不承認。」
是啊,這樣下意識操縱孩子意志的行為,我們常常毫無覺察,更不會承認。
可是不論我們是否承認,育兒路上,真正的尊重與理解太少見,取而代之的是控制與征服。當孩子慢慢長大擁有了自己的獨立意志,當孩子不能按照我們預設的標準成長時,我們就會想當然的認為是孩子不懂事而去指責孩子,就會試圖利用父母的權威讓孩子服從我們的意志,然後美其名曰「為你好」,這不是愛,這是以愛的名義控制孩子。哲學家弗洛姆在《愛的藝術》中說:「母愛中值得讚美的東西不是母親對嬰兒的愛,而是母親對成長中的孩子的愛。」
孩子的「不聽話」,孩子每一次的「叛逆」,對於孩子來說,是在構建獨一無二的「自我」,是在拼盡一切努力地成長為自己。
愛孩子,不是讓孩子儘力順從我們的意,而是父母要努力學習理解孩子和接納孩子「自我」成長的需求。愛,是深深地理解和接納人本主義心理學家羅傑斯說:「愛,是深深地理解和接納。」
深以為然!
最近,已經會走會跑的兩歲多的女兒,突然總是要抱抱,走路要抱著,爬樓要抱著,總之,自己不想走,就是問爸爸媽媽要抱抱。
之前碰到許多父母面臨孩子索要抱抱的時候,大多都是不抱,因為父母總是會有各種各樣的念頭:覺得孩子已經會走了,總是抱著會慣壞孩子,所以他們會想著法子說服孩子自己走路,孩子自然也是哭鬧,不樂意。
在我看來,我女兒要抱抱,那就抱著吧,她現在正好有這個需求,那就接納她的需求,即使當下還不能了解她為什麼有這個需求。
以前抱她的時候,她沒有什麼感覺,最近每一次抱她,她都會說:「媽媽,我愛你」,然後把頭歪在我的肩膀上,哼起歌來。
這一刻,我感覺真的好幸福,我好慶幸女兒的需求被我看到,被我回應,所以女兒感受到媽媽的愛,也自然地表達著愛!
這讓我深深地認識到:我們是不是真的愛孩子,不是我們說出來的,是靠孩子體驗出來的。愛孩子,不是我們說了算,孩子說了才算!只有當我們放下自己頭腦中的「是非」「對錯」的各種念頭,理解和接納孩子的需求,她才真正體驗到愛,並會毫不吝嗇地表達出來。
一旦我們有了想要改變孩子,塑造孩子的念頭,就不可避免會與孩子內在的需求產生衝突,孩子也會本能地選擇反抗。
正如婚禮上的媽媽,孩子只是想要吃塊糖,媽媽堅決不同意,一個三歲的孩子面對滿桌子的糖果,卻要忍著不吃,實在是強人所難,孩子自然就會通過哭鬧抗議。
如果她放下自己頭腦中的執念,接納孩子當下就是想要吃塊糖的需求,孩子感覺到的不僅僅是一塊糖的滿足,更是媽媽滿滿的愛。蒙特梭利認為,兒童的成長,不是一個被教育、被成人灌輸的過程,而是一個自己探索、自我教育、自我創造的過程。作為父母,我們應該相信每個孩子都有著天然向好的發展趨向,我們只要給予孩子充分的理解和接納,給孩子愛和自由,孩子就會在精神胚胎的指引下,向陽而生,自我成長。
榮格曾說:「你連想改變別人的念頭都不要有,永遠相信每個人都是自己的拯救者。」父母育兒先育己列夫.托爾斯泰說:「教育孩子,實際上就是教育自己。」深有感觸,孩子的成長依賴的是父母的成長,如果我們的思想停滯不前,如果我們不嘗試去學習認識孩子,理解孩子,我們就會習慣用固有的認知去「塑造」孩子,去「控制」孩子。育兒專家孫瑞雪老師在《愛和自由》中曾經講過這樣一個故事:
一位名叫唐河的家長聽了蒙特梭利講座後,決定改變自己對孩子過去的教育方式。
有一天,孩子怯生生地跟媽媽說:「媽媽,我想……」
唐河說:「你想出去玩,媽媽知道。今天你愛什麼時候回來,就什麼時候回來。」
孩子說:「那我晚上回來晚了可以不?」
「可以呀,你晚上不回來都可以。」
她的孩子12歲,聽到媽媽的話,特別高興。
於是,晚上坐在樓下不上來,一直坐到12點才上樓。
唐河看到這個情景說「我知道我的孩子第一次感到快樂是什麼!」
一個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孩子,一份如此簡單的快樂,實現起來卻是那麼的艱難。
孩子能否獲得快樂,真真地全仰仗於生他養他的父母,父母的成長與否,才真正決定了孩子能否快樂的成長。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每一瞬間,你看到孩子,也就看到了自己,你教育孩子,也是在教育自己,並檢驗自己的人格。」作為父母,應該首先是那個不放棄自我成長的人,才能在育兒路上從容面對身邊這個不斷成長的孩子,也只有不斷成長中的我們才能擁有豐厚的能量繼續愛這個正在成長中的孩子。
(家有女寶一枚,熱愛閱讀,享受育兒。歡迎關注@謙媽育兒 ,育兒路上,希望與你,與孩子一起成長。)
讓孩子「聽話」,父母警惕不要以「愛」的名義控制孩子
孩子越長大,父母越難「愛」
前幾天,帶著孩子去參加一場婚禮,在婚禮間隙看到這樣一幕。
有個三歲的小姑娘,伸手要拿婚宴桌子上的糖果,被媽媽喝止住了,媽媽說:
「不是跟你說了,你不能吃糖!」
小女孩哭哭唧唧拽著媽媽的衣服祈求道:「媽媽,我想吃糖,我想吃糖。」
媽媽一把甩開小姑娘的手:
「不能吃,就是不能吃,你再哭,你就留在這裡吃吧,我自己回家了。」
小女孩一聽更害怕了:
「媽媽,媽媽,你別不要我,媽媽,媽媽……」
一直跟著媽媽後面,喊著媽媽,生怕媽媽真的把她一個人丟下。
站在一旁的我,完全能感覺到媽媽的厭煩和氣憤,真有一種丟下孩子的衝動勁頭。
看到這一幕,心裡挺複雜的。
同為母親,經歷過漫長的十月懷胎,分娩時的劇烈疼痛,照顧初生嬰兒的吃喝拉撒,見過無數個窗外凌晨一二三四五點的模樣,即使如此,我們仍然享受初為人母的快樂與幸福。
可是,不得不承認,孩子越長大,我們卻越來越難「愛」。
周圍常常聽到母親責備孩子的聲音:
「你再不聽話,媽媽就不要你了。」
「媽媽,當初怎麼就把你給生下來呢。」
「生你這麼個兒子,真想現在把你塞回肚子里去。」
對於父母來說,面對一個襁褓中的嬰兒,就如同動物愛護自己的幼崽一樣,這是生命的本能。可當孩子真正有了獨立意識,有了自己的需求和想法以後,我們卻越來越難以做到「愛」那個曾讓我們不顧一切的孩子。不要用愛控制孩子
美國心理學家帕萃絲.埃文斯在《不要用愛控制我》中分享過這樣一個故事:
一位女士,貝蒂,帶著七歲的女兒,蘇茜,買冰淇淋。
媽媽問女兒:「你要哪種冰淇淋?」
「我想要香草的。」女兒說。
「有巧克力的。」媽媽說。
「不,我要香草的。」
「我覺得巧克力的更好一點。」
「不,我就要香草的。」
「你怎麼會想要香草的。我知道你喜歡巧克力的東西。」媽媽說。
「我現在想吃香草的。」女兒說。
「你怎麼這麼倔,真夠怪的。」媽媽說。
媽媽想給女兒買冰淇淋本是一件好事,可這位媽媽總是試圖將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女兒,根本不去傾聽女兒對什麼感興趣,如果女兒不聽從媽媽的意見,媽媽就會否定女兒的需求,給女兒貼上「不聽話」的標籤。
這種場景,我們生活中常常發生。
作家李月亮曾經講過兒子的一個故事:
她帶9歲的兒子去理髮,要求理髮師盡量剪短些。
兒子不同意。可是李月亮並沒有在意兒子的意見,而是跟理髮師說:「聽我的,越短越好。」
結果,剪完以後,兒子當場就哭了,說太丑了。
這件事導致的直接後果就是,兒子幾乎一個學期都不願意剪髮,頭髮長的讓李月亮實在看不下去。
無奈之下,李月亮只好道歉:「對不起,媽媽上次沒考慮你的感受,是媽媽的錯。」
兒子聽了以後,當場就淚崩了。
他抹著眼淚說:「就是你的錯,可是你一直都不承認。」
是啊,這樣下意識操縱孩子意志的行為,我們常常毫無覺察,更不會承認。
可是不論我們是否承認,育兒路上,真正的尊重與理解太少見,取而代之的是控制與征服。
當孩子慢慢長大擁有了自己的獨立意志,當孩子不能按照我們預設的標準成長時,我們就會想當然的認為是孩子不懂事而去指責孩子,就會試圖利用父母的權威讓孩子服從我們的意志,然後美其名曰「為你好」,這不是愛,這是以愛的名義控制孩子。
哲學家弗洛姆在《愛的藝術》中說:「母愛中值得讚美的東西不是母親對嬰兒的愛,而是母親對成長中的孩子的愛。」
孩子的「不聽話」,孩子每一次的「叛逆」,對於孩子來說,是在構建獨一無二的「自我」,是在拼盡一切努力地成長為自己。
愛孩子,不是讓孩子儘力順從我們的意,而是父母要努力學習理解孩子和接納孩子「自我」成長的需求。
愛,是深深地理解和接納
人本主義心理學家羅傑斯說:「愛,是深深地理解和接納。」
深以為然!
最近,已經會走會跑的兩歲多的女兒,突然總是要抱抱,走路要抱著,爬樓要抱著,總之,自己不想走,就是問爸爸媽媽要抱抱。
之前碰到許多父母面臨孩子索要抱抱的時候,大多都是不抱,因為父母總是會有各種各樣的念頭:覺得孩子已經會走了,總是抱著會慣壞孩子,所以他們會想著法子說服孩子自己走路,孩子自然也是哭鬧,不樂意。
在我看來,我女兒要抱抱,那就抱著吧,她現在正好有這個需求,那就接納她的需求,即使當下還不能了解她為什麼有這個需求。
以前抱她的時候,她沒有什麼感覺,最近每一次抱她,她都會說:「媽媽,我愛你」,然後把頭歪在我的肩膀上,哼起歌來。
這一刻,我感覺真的好幸福,我好慶幸女兒的需求被我看到,被我回應,所以女兒感受到媽媽的愛,也自然地表達著愛!
這讓我深深地認識到:
我們是不是真的愛孩子,不是我們說出來的,是靠孩子體驗出來的。愛孩子,不是我們說了算,孩子說了才算!
只有當我們放下自己頭腦中的「是非」「對錯」的各種念頭,理解和接納孩子的需求,她才真正體驗到愛,並會毫不吝嗇地表達出來。
一旦我們有了想要改變孩子,塑造孩子的念頭,就不可避免會與孩子內在的需求產生衝突,孩子也會本能地選擇反抗。
正如婚禮上的媽媽,孩子只是想要吃塊糖,媽媽堅決不同意,一個三歲的孩子面對滿桌子的糖果,卻要忍著不吃,實在是強人所難,孩子自然就會通過哭鬧抗議。
如果她放下自己頭腦中的執念,接納孩子當下就是想要吃塊糖的需求,孩子感覺到的不僅僅是一塊糖的滿足,更是媽媽滿滿的愛。
蒙特梭利認為,兒童的成長,不是一個被教育、被成人灌輸的過程,而是一個自己探索、自我教育、自我創造的過程。
作為父母,我們應該相信每個孩子都有著天然向好的發展趨向,我們只要給予孩子充分的理解和接納,給孩子愛和自由,孩子就會在精神胚胎的指引下,向陽而生,自我成長。
榮格曾說:「你連想改變別人的念頭都不要有,永遠相信每個人都是自己的拯救者。」
父母育兒先育己
列夫.托爾斯泰說:「教育孩子,實際上就是教育自己。」
深有感觸,孩子的成長依賴的是父母的成長,如果我們的思想停滯不前,如果我們不嘗試去學習認識孩子,理解孩子,我們就會習慣用固有的認知去「塑造」孩子,去「控制」孩子。
育兒專家孫瑞雪老師在《愛和自由》中曾經講過這樣一個故事:
一位名叫唐河的家長聽了蒙特梭利講座後,決定改變自己對孩子過去的教育方式。
有一天,孩子怯生生地跟媽媽說:「媽媽,我想……」
唐河說:「你想出去玩,媽媽知道。今天你愛什麼時候回來,就什麼時候回來。」
孩子說:「那我晚上回來晚了可以不?」
「可以呀,你晚上不回來都可以。」
她的孩子12歲,聽到媽媽的話,特別高興。
於是,晚上坐在樓下不上來,一直坐到12點才上樓。
唐河看到這個情景說「我知道我的孩子第一次感到快樂是什麼!」
一個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孩子,一份如此簡單的快樂,實現起來卻是那麼的艱難。
孩子能否獲得快樂,真真地全仰仗於生他養他的父母,父母的成長與否,才真正決定了孩子能否快樂的成長。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每一瞬間,你看到孩子,也就看到了自己,你教育孩子,也是在教育自己,並檢驗自己的人格。」
作為父母,應該首先是那個不放棄自我成長的人,才能在育兒路上從容面對身邊這個不斷成長的孩子,也只有不斷成長中的我們才能擁有豐厚的能量繼續愛這個正在成長中的孩子。
(家有女寶一枚,熱愛閱讀,享受育兒。歡迎關注@謙媽育兒 ,育兒路上,希望與你,與孩子一起成長。)